如此灵验“妈妈的咒语”
2015-09-29 阅读量:4477

 

    家住农村的男士小李打来心理热线,诉说内心的无助和苦闷。不知道该怎样走完人生,言语消极悲观。他述说今年30岁,一直没有工作,一直靠父母供养,现在父母也常劝他出去独立,找工作。

他也尝试了很多工作,但都是做几天便感觉做不下去。他说是因为自己身体很弱,没有体力,脑子也比较笨,所以一直在找工作,但一直没有适合自己的。

曾应聘做过保安,学过美发,还做过饭店服务员,最终都因体力或脑力不济,不能适应人际关系,工作都不能胜任。现在每天在家,家里的农活也不能做,知道自己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每天苦恼,无望,失眠。

我曾问过他身体弱,脑子笨是在医院做过体检得出的结论吗?

他说:“不是的,是小时候吃饭不好。从记事起,妈妈就总跟我说,吃饭不好,身体弱,脑子也会笨的。我吃饭是真的不好,身体瘦弱,感觉脑子也笨,家人亲戚都知道,见到我也叹息,替我发愁。”

我即时想起心理学上的名词“妈妈的咒语”,在他身上的验证。

“妈妈的咒语”,指的是母亲早期对孩子的评价或期望始终左右着孩子的一生,孩子接受并内化了母亲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形成较低的自我概念,这个自我概念主宰了他的心理和行为,于是在不断的心理成长中,朝着母亲“预期”的方向发展,最终完成并验证了母亲“事与愿违的预言”。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不让孩子干家务,说孩子不会干,最终孩子就是不会干;不让孩子独立做事,说孩子没主见,最终孩子就是不会选择,依赖性很强;不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说孩子害羞胆小没有特长,最终孩子就不合群没有爱心;不让孩子和小朋友玩,说孩子没心眼怕吃亏,最后孩子变得很封闭,不会与人交往;明明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好,却说你不如谁,看看谁如何如何,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糟糕;明明希望孩子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却说你不动脑子,长脑子干什么的,怎么这么笨呢,结果慢慢地孩子就不愿意思考问题了……最终丧失很多生活能力。

我也记得在《读者》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去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出泪来。因为全班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了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40名学生,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了起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的比平时都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他:“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预感,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的特快专递交到她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最欣赏我......

 这也是妈妈的咒语,却是欣赏的咒语,发挥了神奇的积极效能。

 我把这些故事讲述于小李。小李似有所悟,称自己再思考一下。

 期待下次来电,小李能打破妈妈的咒语......

刘海燕                 

201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