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世界睡眠日】睡不好觉,除了吃药,还有其他办法吗?——带你了解CBTI(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2025-03-21 阅读量:239

在漫漫黑夜中,失眠如同一场无声的战役,折磨着无数渴望安宁睡眠的人。安眠药似乎成了许多人寻求解脱的救命稻草,但除了药物,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今天,让我们一同探寻以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为核心的科学解决方案。

失眠的痛苦,如同笼罩在生活上空的阴霾,让许多人苦不堪言。下面这4个真实的案例,也许能让你感同身受。

无法用药的失眠困扰

15岁的小C是一名朝气蓬勃的学生,本应在青春的时光里肆意挥洒汗水,可学习的压力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长期以来,他总是凌晨才能入睡,早晨又怎么也起不来,睡眠节律完全紊乱。家长心疼孩子,却又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只能无奈地拒绝用药,看着孩子在失眠的漩涡中挣扎。

30岁的B女士正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可失眠却成了她怀孕路上的绊脚石。入睡困难、容易惊醒、早早醒来,这些问题让她白天昏昏沉沉,情绪也变得极不稳定。因为怀孕,她不敢服用任何药物,生怕影响到肚子里的小生命,只能在失眠的煎熬中默默忍受。

T先生是一位被慢性失眠困扰已久的患者,为了能睡个好觉,他尝试了多种药物,可每一次都伴随着头晕、记忆力下降,走路不稳甚至跌倒等令人痛苦的副作用。对药物依赖的恐惧,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难道失眠真的无解了吗?

I先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每天需要服用好几种药物。他深知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所以当医生建议使用安眠药时,他果断拒绝了。在疾病和失眠的双重折磨下,他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这些案例并非个例,在我们身边,还有无数人正经历着类似的痛苦。那么,失眠的现状究竟如何?它又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危害呢?

失眠的现状与危害

失眠,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超过30%的成年人都在遭受失眠的困扰,而在中国,失眠的患病率也达到了约15%。这意味着,每100个人中,就有15个人正在经历着失眠的痛苦。

长期失眠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让我们的情绪变得脆弱不堪,还会使记忆力下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免疫力的降低,更会让我们的身体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甚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还有句话说得好: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眠。越担心睡不好,就越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焦虑,这就成了恶性循环,这其实也是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非药物疗法的核心

面对失眠,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正逐渐成为解决失眠问题的核心方案。CBT-I通过调整我们的认知与行为,打破失眠的恶性循环,具有诸多显著优势。

CBT-I的优势

科学有效:它是全球公认的一线疗法,经过大量临床实践验证,长期疗效优于药物,且复发率低。

无副作用:无需服药,这对于青少年、孕妇、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个性化方案:结合睡眠日记、刺激控制、睡眠限制等方法,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计划,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

改善心理状态:纠正必须睡满8小时等错误观念以及睡的太努力的不良应对行为等,帮助我们缓解焦虑,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睡眠。

CBT-I的核心行为技术

刺激控制法:让床回归它最原本的功能——睡眠,避免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等无关活动,重建床与睡眠之间的紧密联系。

睡眠限制:通过适当缩短卧床时间,让我们的身体对睡眠产生饥饿感,从而提升睡眠效率。

放松训练:腹式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正念练习等方法,帮助我们在睡前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情绪,为入睡创造良好的条件。

CBT-I的应用与反馈

CBT-I在发达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欧美国家以及国内一线城市,许多患者在接受CBT-I治疗后,都反馈睡眠质量显著提升,甚至成功摆脱药物依赖。医生们对CBT-I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疗效持久,适合作为长期管理失眠的方法。家属们对其安全性高度认可。

当然,CBT-I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如双相情感障碍、严重呼吸暂停综合症、有明显认知障碍患者,则需要简化治疗方案。

CBT-I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CBT-I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与药物治疗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在治疗初期,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情绪,为CBT-I的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随着CBT-I的逐步推进,患者可以逐渐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最终实现长期稳定的睡眠改善。对于一些严重失眠或共病精神疾病的患者,药物治疗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TMS)和生物反馈治疗,也可以与CBT-I结合使用,通过物理手段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增强CBT-I的效果。这种多模式治疗方法可以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给失眠患者的建议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涉及人群较广泛。失眠既可以作为单独的症状存在,也可以作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或者与其他疾病共病。如果你正在遭受失眠的困扰,不妨听听以下建议:

及时就医:不要盲目自行用药,尽快前往专业医院,明确失眠的原因,才能精准治疗。

尝试CBT-I:通过专业门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逐步改善睡眠习惯,从根本上解决失眠问题。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睡眠门诊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睡眠门诊,为失眠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专业团队医生均接受过CBT-I的正规培训,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个体/团体CBT-I治疗,联合精神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多个学科,为复杂病例提供综合治疗方案,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门诊与病房配备多导睡眠监测、生物反馈治疗仪,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功能检查与训练等先进设备,为精准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睡眠障碍团队全程为您提供科学、安全、个性化的治疗,帮助您告别失眠的困扰,重获健康睡眠。让我们一起,在睡梦中拥抱美好的明天!

睡眠门诊:周四下午

出诊专家:王骞 王肇轶 管琳

— 科室介绍 —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睡眠障碍病房,主要收治睡眠障碍及伴有睡眠问题的各种心理疾患,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病房实行开放管理,病室温馨舒适,宽敞明亮,设有睡眠监测室、心理治疗室、生物反馈治疗室、沙盘治疗室、脑电治疗室、工娱疗室等。通过科学的、规范的药物治疗及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团体辅导及康复训练等方法,改善各种睡眠障碍。

病房承诺用专业的知识、专心的服务、专一的热情,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携手每一位患者共同开启一段愉快的康复旅程。

科室地址:医院1号楼8楼;联系电话:84514092

— 专家介绍 —

王骞,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十一疗科(睡眠障碍病房)主任,主任医师。大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大连市危机干预中心专家。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睡眠障碍研究协作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分会第八届青委会委员、大连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理事、辽宁省基层卫生协会睡眠障碍眩晕专委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极端环境与睡眠专业委员会委员、大连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擅长失眠、焦虑、抑郁诊断与治疗、危机事件压力管理。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五下午

 

十一疗科 王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