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精神科那些小事(系列科普小视频1)
2023-09-07 阅读量:1221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科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从治疗到护理,精神科患者日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小事呢?精神科的医护告诉你!

体位性低血压

精神科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患者由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时,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并且发生晕倒。

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

1.首次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及加药过程中;

2.儿童、体弱多病、老年患者、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及基础血压偏低者;

3.增加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过快者,尤以注射给药发生率最高。常见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的精神科药物:氯氮平、阿立哌唑、喹硫平、奋乃静等。

既往研究表明,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65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可达 20%,则75岁以上的可达30%。作为精神科而言,老年患者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体位性低血压值得注意。

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

前期: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上腹不适,瞳孔扩大,视物模糊,头昏耳鸣。

晕厥期: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脉搏细速,血压降低,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尿失禁。

恢复期:患者逐渐清醒,但仍面色苍白,全身软弱无力,无意识模糊。处理及时发作后无躯体后遗症。

注意!正确做法

重点宣教改变体位的注意事项,按“一二三法则”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1、当上半身离开床面时,在心里缓慢默数:“一、二、三”,之后慢慢坐起来。

2、之后双腿自由伸直坐于床上休息片刻,在心里缓慢默数“一、二、三”,后慢慢转身,坐于床边。

3、坐于床边时,心里缓慢默数“一、二、三”,数三下,没有感觉到任何躯体不适时再缓慢站立,站立过程不要过快过猛。

体位性低血压,顾名思义就是血压的变化与体位改变密切相关,精神科护士在临床上只要对患者做到体位改变时的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可以减少甚至杜绝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文字、视频:二疗科 葛美娜

20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