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疫情期间你囤货了吗?
2022-09-07 阅读量:2234

相信经历过新冠疫情的人,都会有囤货的经历。

从囤口罩、囤酒精,到囤方便面、囤各种速食食品,再到囤鸡蛋土豆、囤猪肉大米,每当某种物资发生紧缺的时候,反而会引起人们更加急切的购买欲。搜索一下相关的消息,会看到很多以前大家都不会关注的标题:“疫情之下方便面成刚需”、“疫情囤菜带动冰箱冰柜销量”、“疫情期间再迎卫生纸抢购热潮”、“疫情引起全球肉类价格剧烈波动”……

在所有人的观念中,凡是值得囤的,一定都是稀缺资源,并且预计其价格会上涨。这与楼市、股市上涨时大家纷纷买房入市是一个道理。但在疫情期间的囤货,对大家来说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内心需求——缓解焦虑。疫情造成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是疯狂囤积手头能抢到的资源的一个原因。

有人会问:这种囤积行为是正常的吗?事实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不能说这种囤积行为是不正常的,只能说这是每个人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都会出现的不知所措、无法应对的心态。在内心的焦虑忽然升级之后,人们会有很多外化的表现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比如囤积食物、反复的清洁行为、控制不住地搜索相关信息、反复就医检查,甚至短暂的情绪失控等。可以说,这是人们面对内心冲突的一种防御机制。

有的人又会问:我刚刚买了20斤大米、20斤猪肉、50斤土豆,我会得“病理性囤积症”吗?一般来讲,病理性囤积属于强迫症的一种,是指持续收集或难以丢弃没有实际价值的物品,占据了生活空间,导致产生安全与健康隐患。区分“一般囤积”与“病理性囤积”很重要的一点,是后者令患者感到非常痛苦并且明显妨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而前者并无痛苦等相关体验。也就是说,病理性囤积的患者,本身会对自己囤积的行为感到非常痛苦,每次囤积之后可能会有后悔的感觉。这些跟节俭行为或者现在疫情期间的囤积行为是有明显差别的。

那么面对这种焦虑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选择正确的信息渠道,完善认知,理性购买。谣言往往容易使我们陷入更大的恐慌,因为越是耸人听闻的谣言,传播得越容易。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相信政府与社区的安排。购买物资的话,以理性适当为原则,否则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短缺。

其次,主动积极地沟通,缓解焦虑情绪带来的负面效应。分享可以使我们找到更多的同盟者,让每个人感到自己不是独自一人,在这种社会的互相支持之下,人们会更自信、更理性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沟通交流才能互相促进,达到心灵的成长。在这里,我想分享某小区群里一句温暖的话:“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还有漫长的路要一起努力。不管是那些忧伤的还是欢快的岁月,一起行走吧。”

再次,培养随遇而安的心态,把负面转化为资源。既然需要居家,那么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家人,去倾听孩子的玩闹声,去看到家庭中每个人默默地付出。或者说,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听一场线上音乐会、思考一个属于自己的问题。

最后,也要提醒大家,如果通过上述方式仍感觉心情压抑、紧张不安,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欢迎拨打我院的热线电话:

1.“大连市心理援助热线”:0411-84689595

2.“大连市抗疫心理援助公益服务热线”:

0411-84514075  0411-84514079

0411-84514081  0411-84514083

0411-84514086  0411-84514091

服务时间段:

1.大连市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

2.大连市抗疫心理援助公益服务热线: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6:00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姜飞

2022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