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关注疫情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2022-09-05 阅读量:2013

随着近期大连新冠疫情的升级,查房时好多老年患者对我诉说胸闷气短,后背发沉,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等等症状。

新冠疫情,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无疑是生活中一个应激事件,人在遇到应激事件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焦虑、抑郁、失眠等表现。随着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的逐渐衰退,应对种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远远不及年轻人。所以,疫情当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其不容小觑。

出门前反复检查自己是否已经佩戴好口罩,纠结需不需要戴两层口罩,或者要不要紧急配置各种防护设备、消毒液,同时还出现了心神不宁、血压升高、胸闷气短、口干尿频,甚至是脸麻背疼,多汗腹泻等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的表现。整天闷闷不乐,以前喜欢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爱好通通提不起兴趣,终日长吁短叹担心自己被感染。入睡困难或者早醒,饮食减少,体重减轻……在疫情发生的当下,如果家里老人出现这类表现,就需要引起注意,有可能是老人出现了情绪问题。

作为子女,我们首先要对此感同身受,充分理解老人的担忧,用同理心换位思考,用温柔的话语和默默的陪伴给老人正面的认可以及真诚的赞美。

其次,帮助老人识别身体的不适是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还是感染后的表现:一般焦虑引起的躯体不适会随着情绪以及对身体不适关注度下降而减轻或消失。随着注意力的分散和转移,比如看电视看得高兴时,与家人一起聊天时,或者吃自己感兴趣的食物时,食欲会明显好转,头晕头痛,胸闷气短也不复存在。而真正的躯体疾病,症状相对比较稳定,不论什么时候,你是否关注,都会使人难受,无法缓解。并且,焦虑引起的躯体不适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可能是在你感觉到紧张时的一瞬间出现,即使时伴有濒死感的惊恐发作也不会持续到30分钟以上。而感染病毒后的身体不适通常持续时间长,而且会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除此之外,我们要告诉老人尽量从官方渠道去了解信息,客观理性地认识疫情,不信谣传谣,相信党和国家采取的有力措施,相信疫情是可控的,做好防疫配合,消除自己的恐惧。同时教给老人一些放松方法,一旦出现负面情绪,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适当的放松训练如做深呼吸,肌肉放松,冥想等等,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释放情绪。还要学会用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合理地表达不良情绪,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寻求心理的支持,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作者介绍


杨春燕,市七院九疗科(中西医结合病房)负责主治医,医学博士。

2012年6月毕业于日本国立佐贺大学医学系研究科。2017年8月—2018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专项进修。

擅长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障碍,特别是老年期焦虑抑郁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心理咨询诊),周五上午

 

 

九疗科 杨春燕

2022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