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精神科:孩子太顽皮?没那么简单!
2019-10-09 阅读量:5863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大连儿少心理”,作者李平

 

9岁的小贝(化名)一进诊室就非常“不老实”:一会摆弄衣角,一会摆弄桌上的笔,一会跑来跑去。孩子的奶奶一脸苦恼,说这孩子不知怎么回事,就是不老实,不听话,上课搞小动作,影响课堂纪律,放学不写作业,勉强坐1020分就起来玩,学习是倒数几名,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管用,老师建议来医院看看才来的。经过仔细问诊和详细检查,这个孩子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核心症状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

“注意缺陷”主要表现为无法持续注意力于比较枯燥、重复的内容,注意力分散,别人对他讲话时心不在焉,需要不时提醒日常生活的事情,丢三落四,没有注意到细节,粗心大意。

“多动”主要表现为跑来跑去,爬高爬低,不怕危险,精力旺盛,不觉得累,动作粗鲁,运动不协调,常会无意的触碰别人,肢体动作多,爱讲话,甚至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讲个不停。

“冲动”主要表现为没有耐心,爱插嘴,别人说话时没有耐心听,不愿意排队买东西或玩等。

这个孩子入院后,我为他做了心理治疗。疾病的表现往往不是所展示的那么简单,一个9岁的孩子往往没有那么强的表达能力,随着治疗的深入,有一次孩子说道:“我真的不想做一个差生,不想影响课堂纪律,可是我的手脚就是不听使唤!”这时候他懊恼的伸出胳膊和腿,并用力敲打他们;孩子说奶奶脾气不好,总是骂自己,说脏话,还总是打他,而且拿他心爱的玩具打,有时候玩具都会打坏,说到这里,孩子眼中含泪,泪光中有疼痛也有愤怒。

在做家庭治疗时,奶奶说起家庭情况,称孩子自幼父母离异,母亲很少管孩子,父亲工作忙,一直是奶奶爷爷带大的,一直觉得孩子可怜,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但这孩子就是不听话,在言语中对其父母的婚姻诸多不满,尤其对孩子母亲诸多指责,我注意到这时孩子一直在低着头啃指甲。

当我的心理治疗结束,我觉得很心疼。一个孩子由于疾病的问题导致了很多的后果。

首先是大众对这类儿童疾病的盲区,觉得孩子就是调皮,所以用强迫、暴力的手段来约束孩子,后果可想而知。此外,患有多动的孩子注意缺陷与较冲动的思考方式使病儿的学业表现起伏很大,平常时间观念差,较难区别他人的感觉或看法,会被认为不懂礼节。整体来讲,这些孩子因为其特征会造成学业表现不如其能力应有的水平,且有明显的人际关系问题,不管在同伴方面还是与父母、老师。可能还会有一些不遵守规定、冲动或者干扰别人的行为。于是,这些外表似乎很正常的患儿成为了一个老师、同学不喜欢,家长也头疼的问题小孩。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在这种“差生”“不听话”的标签下很有可能会影响其品行、人格,以致影响终生,有些问题真的不仅仅是“调皮”。

其次,解除了孩子疾病问题,真的就万事大吉了吗?父母的忽略,奶奶、爷爷年事已高,力不从心,在病房中患儿除治疗之外大量时间在玩手机。多动情况控制之后,是否将来会出现游戏成瘾的问题?奶奶不断在孩子面前指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怎样?孩子啃指甲可见一斑,有研究表明,儿童咬指甲的行为与心理紧张和情绪不稳有关。

还有由于既往的表现老师、同学的偏见呢?如果大家一直用“差生”的眼光看待孩子,对孩子影响又怎样?

后记:

经过近一个月的住院综合治疗,患儿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基于以上几方面考虑,我和孩子的家长进行了多次交流,家长由来时将信将疑的态度转变为对疾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并愿意和学校多做沟通。对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因为孩子住院时间有限,我们医生能做的更多是生物治疗和心理宣教,孩子未来的发展,更多是家--医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