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新商报] 睡眠软件监测数据没太大作用
2016-03-28 阅读量:3722

睡眠这件与吃饭、呼吸一样自然的事儿,对一些人来说“睡个好觉”却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越在意反倒越容易失眠。据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统计,近两年,被睡眠问题所困扰的患者数量以每年1015%的增幅逐年增加,2015年心理科接诊2万患者中有700多人是因为睡眠障碍问题前来就诊,其中约有80%的人群有焦虑、抑郁等睡眠相关问题。昨天下午,市七院举办了“找回久别的酣睡”公益讲座,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奕给市民纠正了不少关于睡眠的误区。

据统计,2015年我国有约31.2%的人有睡眠相关问题,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会使人的思考能力、注意力、集中力、免疫力下降,同时还会降低人的警觉性,导致人的情绪状态不稳。可以说缺乏睡眠的人驾车其危险程度不亚于“酒驾”。

是不是“一夜无梦”、“一觉睡到大天亮”就是好呢?智能手环对于睡眠监测是否有参考意义?其实这都是常见的误区。李奕表示,有的人一定要睡10小时才觉得睡好了,有的人说自己睡眠浅,每天也就睡34个小时,但第二天都觉得精神奕奕。其实不同的人对睡眠的要求不一样,睡眠的效果也不同,这属于个体差异,并不足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是睡眠障碍。

在门诊,医生遇到很多人“依赖”智能手环、睡眠软件来监测自己的整晚睡眠情况,还用这些数据来自我判断自己的睡眠优劣。但李奕告诉笔者,这些软件提供的睡眠监测数据并不全面,对睡眠质量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并不能作为医学判断。真正判断睡眠质量如何,需要做睡眠呼吸监测,需要监测脑电图、肌电图、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形成睡眠报告。昨天,有3位参与活动的市民得到了这个机会。  

/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