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晚报】2024.3.1《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十二疗科 精细专科打造儿少心理健康“防护墙”》
2024-03-06 阅读量:635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儿童青少年本应是阳光灿烂、无忧无虑的阶段。但是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发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已成为家庭和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大连市心理医院)十二疗科(儿少精神科),门诊和病房基本常年处于“满员”状态,最小的患者只有四五岁,十几岁的青少年最为多见。父母的厚望、学习的压力、升学的竞争、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问题都是孩子们倾诉的重点,严重的甚至已经影响社交、学习和人际交往等功能。打造好“家-校-医”的联合,共同为儿童青少年打造心理健康“防护墙”,成为了儿少心理医师的目标。

孩子不会主动求助

你要了解这些表现

“看手机时嘎嘎乐,一让上学就不行了,我看他才不抑郁呢!”“孩子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小孩懂什么?”这样的误解在门诊十分常见。面对孩子的厌学、叛逆,父母们崩溃无力,直呼“受不了”。市七院儿少精神科姜琳主任医师介绍,其实,儿童青少年的抑郁与成人有很大不同,成人不开心了可能会说“我emo了”,轻到中度的抑郁都能主动就诊。但孩子则可能会表现为乱发脾气、厌学等,往往不能明确表达,通常是已经不能上学了才被家长发现,或者由老师发现明显行为异常建议就诊。

如何界定孩子“重不重”?姜琳介绍,在孩子心智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其本身可因疾病、遗传缺陷等自身因素,频繁变更抚养人照料者等原因,以及如在学校生活遭遇困难、外伤或霸凌等社会环境因素,而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最常见的是抑郁、焦虑的症状。有些达到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多动障碍、抽动障碍、精神分裂症等会造成社会功能的损害。“一般来说,有精神疾病症状的、有自杀自伤行为危害自己或他人的、不能上学的,只要这三条有一条,其实就应该进行住院治疗。”姜琳表示。因此,如何提高家长和老师对疾病的认识,让这样的孩子尽早就医,一直是儿少心理门诊的工作重点。

精细专科丰富手段

游戏中打造“防护墙”

“很多时候,家长带孩子来,就要开个诊断书然后休学,并没有治疗。所以休了一年再来孩子还那样,仍无法复学。”姜琳介绍,门诊中有的家长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和对治疗的恐惧,导致孩子错过了很好的治疗时期。其实,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精神疾病,在保证安全和对疾病的全面了解与评估下,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同时,对症且系统的心理治疗在改善应对方式、促进自我心理发展及人格成熟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姜琳介绍,在低龄儿童中,家庭治疗和游戏治疗通常更容易被接受。由于孩子们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游戏成为他们表达内心感受,疏导内心困惑、悲愤、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手段。“专业的治疗师会利用各种游戏、角色扮演、艺术创作、团队活动等方式与儿童进行互动。这些游戏和活动不只是为了娱乐,而是有助于儿童表达情感、解决问题、增强自我意识和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姜琳表示。

近年来,市七院创新结构式团体游戏治疗方法,采用游戏式的方法与理念,用结构式方法,结合团体治疗的模式,改善更多儿童期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科室在父母训练、沙盘治疗、儿童青少年PEERS社交技巧训练、多动症患儿及家长培训课程、创伤游戏治疗、行为矫正治疗、作业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松弛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儿少心理测验与评估、多学科诊疗与联络会诊等方面独具特色。已形成了以儿童精神医学、儿童心理学、康复与教育等多学科诊疗模式,进行心理治疗与生物学治疗相结合个体化综合干预。

着手开辟独立区域

助力儿少心灵疗愈

在传统医疗和教育体系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往往被忽视,很多儿童青少年因此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早在2013年,市七院就在东北地区率先成立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专科。多年来,学科始终坚持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全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重视。2023年,医院获批成为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据悉,医院正着手以帮助孩子们快速恢复社会功能进行设计,改造适合孩子治疗的住院区域,这不仅是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未来,市七院将以更高的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助力“花朵”向阳而生。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