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晨报】2022.11.18《正视抑郁焦虑情绪,才能健康生活》
2023-11-03 阅读量:1668

今年中科院院士陆林给出了一份调查数据,近三年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2020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学生跳楼、妈妈带着孩子自杀、韩国明星自杀……各种自杀类的新闻每年都频频爆出,在这些自杀背后都可能会指向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十四疗科主任许俊享介绍说,抑郁症其实就像是心理感冒,跟感冒一样,很常见很普遍。正视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利用保护因素,个体化治疗,增强社会支持系统,减少促进因素,将有助于降低自杀率。

焦虑抑郁多以“躯体症状”来表现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有人反复肚子疼,去消化科查不出问题;有人反复头痛,去神经内科找不到原因;有人总胸闷气短,去心内科找不到答案…“七成以上抑郁患者第一次就诊在综合医院的各个科室里。”许俊亭主任告诉记者说,很多情况下焦虑和抑郁并不表现在情绪上,而是以“躯体症状”来表现。这个时候就非常容易被忽略,有的家属甚至会觉得患者“太作”,不理解躯体没问题为什么会这疼那痒,最后在其他科室医生的建议下来到心理科,才发现是心理问题。

许俊亭主任介绍,抑郁症、焦虑症往往是由于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功能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一系列的躯体化症状。比如:胸闷、心慌、口干、出汗、肌肉紧张、尿频、乏力、疼痛、食欲不佳及体重减轻、便秘、性欲减退、阳痿和闭经等。而抑郁症、焦虑症主要症状如情绪低落、紧张担忧反而被掩盖。因此,如果一个人反复出现身体上的各种不适,但到相应的科室还检查不出问题,那很有可能是由于焦虑抑郁情绪引起的,这种情况最好是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以免贻误病情。

青少年抑郁问题应引起广泛关注

很多人认为焦虑抑郁是成年人的问题,孩子只管天真烂漫,快乐无忧。“从临床来看,目前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分突出,需要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广泛重视。”许俊亭主任介绍说,据报道,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并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一些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坏心情”,而是一种疾病,是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心理问题往往不像躯体疾病和身体损害那么明显,许俊亭主任表示,门诊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孩子出现因人际关系或者学习压力大而情绪不稳、烦恼,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矫情,有吃有喝,学习环境又好,还提出什么诉求。这是用成人的角度来考虑孩子,其实孩子的心理发育还在不断完善中,他心目中的世界和成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他需要心理上的成长。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问题,及时给孩子进行沟通。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许俊亭主任介绍,很多青春期表现都应该提防,如抑郁、焦虑、强迫、神经衰弱、失眠、进食障碍等。当出现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超过半个月,给生活学习带来明显影响的时候,这时就建议去看医生。

正视抑郁、正规治疗防止生命被击垮

抑郁本身并不可怕,但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却是患者和家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许俊亭主任介绍,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心理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出现自杀的概率高达15%,而自杀的人群当中有75%的人与抑郁症状相关。每一起自杀都是波及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的悲剧,并且给身后的人造成长久的影响。自杀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关注心理疾病本身,尤其是呈上升趋势的由此引发的自杀行为更是不容忽视。要减少自杀,高度重视、及早干预、规范治疗抑郁症是有效途径。“任何精神心理疾病都需要早识别、早发现、早治疗。”许俊享主任表示,抑郁症没有及时治疗,会变成一个慢性的、复杂的、难治的、迁延不愈的疾病。其实,轻微的抑郁症,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增加运动,适当的减少学习和工作任务,适当的心理咨询等方式得到缓解,中到重度抑郁症,是需要药物治疗的。因此,患者要正视抑郁症,早期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病症、病史以及检查结果,制定完善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果能道医嘱用药,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长期有效控制,摆脱抑郁的怪圈。

记者了解到,市七院十四疗科收治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尤其处于疾病早期的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科室带头人许俊亭主任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等,科室拥有一批团结上进、专业技术精湛、服务素质优异的医护队伍,针对精神障碍高危人群及早期症状,采取“症状监测与评估、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药物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治疗、技能训练”等综合干预模式。以规范化的诊疗技术,为广大患者及家属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在院期间,患者还将得到全面的心理评估,出院后还会定期对患者提供随访服务。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