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晚报】2022.10.14《孩子“作”、闹、哭,是不懂事吗?》
2023-11-03 阅读量:966

20221010日是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二疗科责任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于品告诉记者,这些年在病房和门诊工作时遇到了很多孤身一人前来看病的青少年。

前不久,她遇到一位16岁独自前来的女孩小琴(化名)。看着满面泪痕、不知所措的孩子,医生第一时间给家长打了电话。电话那端小琴的妈妈一直解释自己在外地做生意很忙,但对孩子很关爱,让孩子读了很贵的私立学校,孩子的包包是这季的新款,但孩子很不懂事,总是在“作”医生表示,孩子孤身来医院有很多原因,比如父母总是很忙、父母离异、不想让父母知道…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当面对一个独自来就诊,甚至是严重的抑郁焦虑,想要自杀自伤,打开手臂全是割伤的孩子时,心情是沉重的。小琴的妈妈很爱孩子,可爱的方式是小琴需要的吗?孩子要的是那个贵族学校吗?孩子为什么一直“作"?妈妈和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小琴对医生说,她最想要的不是好的包包,不是私立学校的富裕生活,而是一份切切实实的陪伴。

医生指出,其实关系中的“作”、闹、哭,都是内心的被抛弃感在作祟。0-6岁,儿童毫无保留地向妈妈索要爱。当孩子浸泡在爱的模式中,他就学会了爱别人,这是模仿爱。如果孩子不懂得用爱的模式待人,一定是孩子还没有从成人那儿学习到。

7-12岁,孩子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爱,需要成长。也开始发现跟别人的关系是爱的流动——我爱你,你爱我,人际间有情感的流动。

有了生命头12年的基础,驱力之剑,才得以从原始的关系中撤离,指向远方。也就是说孩子学会爱、感受爱、回馈爱。这将在他一生的亲密关系中终 身受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长大后处理关系的雏形,就是小时候和母亲关系的依恋模式。如果跟妈妈组成了“安全型依恋",需求都能得到回应,妈妈在的时候他们安稳,妈妈离开的时候他们焦虑,当妈妈再次回来之后,他们又能恢复平和。那么,在成年后他们处理各种关系,可以享受亲密,也能保持独立。如果孩子的需求不能得到妈妈的回应,反而会被呵斥或者冷漠以对,那么他们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或者“矛盾性依恋”,或者内心焦躁外表毫不在意。这样的孩子,在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处理方式。正所谓:“多少人走出半生,发现自己一直没有走出童年”。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常婷